大气科学学报简介
《大气科学学报》(CN:32-1803/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大气科学学报》主要刊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新技术研制,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大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气象台站的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
杂志文章特色
1.《大气科学学报》文稿应具有创新性,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论证严谨,文字精炼,语言流畅。论文一般不超过8000字,短论和科研报告不超过5000字(包括图、表、中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等)。
2.《大气科学学报》文稿书写顺序:文题(不宜超过25字)、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应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3~8个关键词、中图分类号、英文题目(实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字母和虚词小写)、作者姓名及单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一致)和关键词、正文(5号字,标题突出,层次分明)、参考文献。
3.《大气科学学报》引言应包括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不要有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结论不应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是综合全文所形成的观点和论点。
4.文稿中图、表要精选,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先文后图、表)。文字表述切忌与图表内容重复。插图要标明纵、横坐标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需注明图号(全文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中文图题、英文图题及有关量的单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需注明表号(全文以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中文表题、英文表题及有关量的单位。
5.数学公式及符号必须清楚无误。所有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以单字母或单字母加下标的形式表示)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注明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6.本刊反对抄袭、剽窃等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已在本刊刊出的文章,若被投诉有抄袭、剽窃行为,由作者承担由此引发的全部责任。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论著,短论,综述,校庆特稿,干旱半干旱研究,双碳研究,“气候变化”专题,气象史,气候变化专题,人工智能专题,院士专栏,降水研究,总目次,简讯,前沿,气象学
摘要:采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对2001年江淮梅雨期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进行数值模拟,研究TC“飞燕”对梅雨结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飞燕”的路径与强度演变,并能够较为精确地再现梅雨后期的降水强度和落区。对比分析消除“飞燕”影响的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发现,“飞燕”影响梅雨的机制在于:随着其向东北向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东亚高、低空急流强度均有所减弱,低空切变辐合变弱,梅雨锋强度减弱,使得来自西南方向的水汽输送减少,造成假相当位温梯度和湿位涡倾斜项减小,垂直上升运动明显削弱,降水中断,导致梅雨结束。而消除“飞燕”影响后,梅雨后期降水仍然较多,梅雨期将有所延长。
摘要:采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和加密自动站资料,结合中尺度WRF模式对2013年苏皖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诊断与模拟。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有利的环流背景和热动力条件下,此次暴雨发生在梅雨锋前暖区,雨带呈现“先带状后串波状”的分布特征,并随锋面南移。前期降水由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受两个相继发展的中α尺度的线状对流系统直接影响;后期降水受地面暖式切变线触发,有多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沿切变线串状排列,并不断东移发展。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降水过程中,大尺度非地转强迫作用也是强对流的触发机制之一。地面辐合线产生条带状的低层辐合区,从而产生条带状连续分布的上升运动,形成线状对流系统及带状降水。此外地面辐合线能够在暴雨区形成南北两个中尺度垂直次级环流,这是降水的增强机制。暖式切变线上的局部扰动在低层局部地区产生强辐合,由此沿切变线形成强上升弱下沉间隔分布的现象,局部强上升区使得对流系统于该处得到发展,并形成分散的强降水区。
摘要:利用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740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一点滞后相关等方法,分析了非ENSO年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特征,并以1993年为例探讨了非ENSO年波包活动特征及其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非ENSO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初强降水事件多发。在1993年,波包起源于里海南侧,自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为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通过非ENSO年和ENSO年波包活动个例的初步对比,发现非ENSO年的南支波导作用较为明显,波包主要表现为自西向东传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而作为ENSO年的1983年,则存在一支明显的偏北波导,使波包沿着西北—东南向的路径向下游传播,最终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结果有利于深刻认识非ENSO年长江流域夏季强降水事件的形成机理。
摘要:利用1961—2015年宁夏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NOAA海温资料,分析了宁夏夏季极端降水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55年来宁夏夏季极端降水日数呈微弱减少趋势,但变率在1994年发生了由大到小的气候突变。各月极端降水的变化存在差异:6月极端降水日数在1982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日数显著增多;7月极端降水日数呈微弱减少趋势;8月极端降水日数在1995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日数显著减少。2)500 hPa高度场上6月中国华北—东北与西太平洋上的偶极型异常分布、8月西西伯利亚—蒙古—副热带地区的遥相关波列和EAP异常分布型以及700 hPa上宁夏6月偏东风增强和8月偏北风增强,是导致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直接原因。3)6月菲律宾附近海温偏高,有利于500 hPa高度距平场形成华北—东北与西太平洋的“+-”偶极型异常分布;8月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我国呈现西低东高分布型,激发EAP遥相关波列,冷空气与水汽条件相配合,从而导致宁夏极端降水事件频发。
摘要:利用1981—2013年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NOAA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华南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华南前汛期降水在1992前后发生由异常偏少转为偏多的显著年代际转折,最显著异常中心位于广西东北部和广东北部。2)1990年代初发生的对流层高层南冷北暖(40°N附近为界)、对流层下暖上冷的年代际转折,使得高低层环流场均出现了有利于北方干、湿冷空气和孟加拉湾、西太平洋暖湿水汽在华南区域交汇并辐合上升的形势,造成华南前汛期降水发生偏少转偏多的显著年代际转折。年代际转折的前后两个时段中,位于热带的孟加拉湾槽、东亚沿岸EAP遥相关型波列中的西太平洋副高、阿拉斯加湾附近的脊,以及中纬度贝加尔湖以西以南脊的强度或位置均具有显著差异,故这些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异常是华南前汛期降水年代际异常的重要原因。3)南太平洋关键区海温在1990年代初开始呈现增暖趋势,在偏暖(偏冷)时期,华南低空受异常气旋(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偏弱偏南(偏强偏北),造成华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偏少)。
点评详情